5月26日,素以共享科学快乐而闻名于世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 Intel ISEF ) 颁奖典礼,今年却在一分钟的默哀仪式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1550多名参赛师生,在遥远的美国亚特兰大,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人们哀思。因汶川大地震而备受关注的中国中学生代表团,在本次大赛所取得的成绩同样令人关注:共有15名学生获得14个奖项。其中,方兴分别获得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邱军、白雪菲各获1项二等奖。根据大奖赛的“行星链接计划”,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者都将有一颗以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因此,在浩瀚的星空,将有3颗小行星以这3名中国孩子名字而命名。
日前,2008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圆满落下帷幕。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最广、奖项最多、奖额最高、影响最盛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本届大赛获胜的选手均为高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共获得近 100 万美元的奖金、学费或科学考察旅行费。在这个开放沟通、充满生机的中学生科学盛会上,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1550多名优秀选手展示了他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科技成果。
本次参赛的中国的代表团由23名中学生组成,他们初到美国,就惊闻祖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孩子们立刻在自己的赛事博客上传递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牵挂和遥远祈福。中国代表团在美国期间, 特别为悼念地震中受灾群众,举行3分钟默哀仪式。中国代表团不负众望,有17个项目过关斩将地参加了总决赛,其中有15名学生的12个项目获得14个奖项。
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针对孩子们的爱心动情地表示:“在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这些孩子爱心体现了中国抗震救灾的众志成城,他们在大赛上表现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也预示着中国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在本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表现最为突出的方兴,以参赛项目“可引导自然风对流的不对称型地下通道”备受本届评委青睐,同时夺得材料科学与生物工程学特等奖和一等奖两项大奖,成为本届大赛中表现最优异的中国选手。据他所在学校师生说,方兴品学兼优、兴趣广泛、全面发展,他的所究项目曾获得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英特尔英才奖和中国科协主席奖。他擅长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并参加2005年厦门市运动会跆拳道比赛。他喜欢吉他和绘画,拥有单簧管业余九级水平证书,是厦门市青少年宫室内乐团的核心成员,并多次参加社会公益表演。
据了解,自从1998年,英特尔中国公司与中国科协接洽组织高中生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事宜,至今中国青少年与Intel ISEF结缘已整整10年。从2000年开始,英特尔与中国科协双方合作组团参加大赛。至上一届大赛,共计180名中国学生参与了117个项目的竞赛,并赢得128个奖项。其中,来自中国上海的朱元晨在2004年获得的最高奖项“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他目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数年之间,中国孩子不断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