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复古的,也是流行的

2007-12-10 09:28:48
来源:新华网/潘治




复古风也能成为流行,这在时尚界是个反复上演的故事,例如人们隔几年就可以把压箱底的喇叭裤翻出来炫耀一番。从前的时髦玩意儿在冷落一段时间之后又引领新的潮流,再度成为大众的焦点。但是复古其实不仅限于时尚界,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也是如此。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称,目前美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起“抵制瓶装水,回归自来水”,希望借助此举以减少塑料瓶的使用,既能节约生产塑料瓶的石油资源,而且对民众而言也经济环保。流行了十多年的瓶装水,恐怕就要因“复古”而慢慢退出“时尚圈”了。

实际上,类似的复古潮在欧洲风头更健。例如在德国,即便是瓶装水也是玻璃瓶远多过塑料瓶,因为玻璃瓶回收利用率远高于塑料瓶。无论什么类型的瓶装或罐装饮料,德国统统从2003年开始强制收取数额不菲的押金,以促使消费者主动帮助这些瓶瓶罐罐的回收。

或许是因为工业文明发展得太快了,所以人类往往很容易就营造出某股新潮流。就拿最近这十多年来说,有了瓶装水,人们就忘记了水壶;有了塑料袋,人们就抛弃了菜篮子和网兜;有了餐巾纸,人们就遗忘了手帕;有了一次性餐具,人们就放弃了自带饭盒;有了空调,人们便淡忘了凉席,甚至还喜欢裹着被子吹空调……

如此种种,固然有其便利或舒适,但如今人们发现,这些小小的便利与舒适却给地球惹上了气候变化的大麻烦,很可能最终报复人类自己。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新潮玩意儿,然后发现原来复古一下才会更好。复古潮,至此开始逐渐成为流行风。

类似的复古潮流,在正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也有体现,比如在那里正流行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在大会之前,印尼总统苏西洛亲自为从雅加达骑自行车前往巴厘岛宣传环保的运动员送行;大会组织者提供了至少200辆自行车供代表往返;与会的青少年环保志愿者也选择了骑车来呼吁人们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该因噎废食,应对气候变化绝不是提倡回到远古先民那刀耕火种的蛮荒年代。只是在走过弯路之后我们应该清醒意识到,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必须选择可持续的方式,必须选择科学发展观。在环保成为时尚理念的今天,且让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容留一些复古的元素,并让它们成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