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13 08:17:24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一项新研究显示,远洋鱼类不能生活在8200米以下的深海区域。所有的鱼都有它们的极限,例如你在4000米以下的水域看不到鲨鱼,但是为何8000米以下的水域没有任何鱼类依然成谜。
现在,一个生物学家小组表示,这一阈值是由氧化三甲胺(TMAO)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影响决定的。TMAO是鱼细胞中的一种化学物质,以防止蛋白质在 高压下被压扁。一般而言,鱼类游弋的水域越深,需要的TMAO可能越多,但是这种化学物的浓度越高,细胞也会通过渗透作用吸进越来越多的海水(细胞通过这 一过程调节其含水量)。
在水深极限处,高水平TMAO会逆转渗透压力,使鱼类的脑细胞膨胀到停止工作的程度,并且基本上红细胞也会发生破裂。该研究小组表示,他们还在研究海葵和细菌等其他海洋生物在极限深度是如何避开这种可怕命运的,科学家怀疑这些生物体能比鱼类产生更高效的蛋白质增效剂。
为了对相关理论进行检验,该研究小组考察了新西兰北部克马德克海沟7000米以下的水域。在那里,他们捕获了5条克马德克岛隆背狮子鱼(如图所示,旁边是一条海蛇尾)。这些狮子鱼的TMAO水平记录和渗透压力与研究人员基于浅海鱼类研究得出的推测结果相匹配。
但推算出的新研究结果只进步了一点,研究人员发现,渗透作用在8200米的深度可能会出现自我逆转。这一深度也是鱼类不会游过的“门槛”。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