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4 08:47:17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在发表了“它可能已经死亡”、“它可能还活着”的两份声明后,美国航天局2日小心了许多,声明的题目变成“美国航天局调查ISON彗星的生命迹 象”,但声明中还是倾向性很明显地表示,“就12月1日的情况,看来没有彗核剩下了”,之前发现的从太阳另一侧飞出的东西看来“就只是灰尘”。
ISON彗星在生命最后一年中突然大放光芒然后又急剧暗淡,一次又一次让天文学家大跌眼镜。过去一周尤其如此,11月25日它看上去似乎正在解体, 但26日它依然存在着。28日,ISON彗星到达近日点,却没有被观测到,天文学界于是近乎一致得出结论,它已在烈日中焚身而亡。可几个小时后,一段白色 物质被观测到从太阳另一侧飞出,美国航天局改口说,“至少还有一小块彗核保存完整”。但到了12月1日,这颗彗星的残骸变得相当黯淡。
现在天文学家认为奇迹不会再次发生。“糟糕天文学”科学博客的菲尔·普莱曾第一时间宣布ISON成为“前彗星”。他在一篇“我对了、我错了、我可能又对了”的文章中说,这颗彗星所谓的“死而复生”看来“更像是它喘了最后一口气”。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的彗星科学家卡尔·巴丹斯2日连悼念文章都写出来了:“ISON彗星生于45亿年前,死于2013年11月28日,享年45亿 岁。它从不循规蹈矩,一生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时而安静地思考,时而剧烈地爆发。它坚硬的外表下有一颗复杂、细致的‘内心’,它的思维方式我们无法理 解。”
ISON彗星是2012年发现的,它从遥远的奥尔特星云飞行了至少100万年才来到我们的太阳系。它之所以被称为“世纪彗星”,是因为人们原本预测 它在飞掠近日点时会强烈挥发,成为百年来最明亮的彗星。尽管没有出现预想中的那一刻,它的解体本身还是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分析其成分将能够为研究太阳系 起源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