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外甥因高热、久咳不愈、全身出疹子急诊入院。医生诊断为肺炎、药物过敏。孩子原本只是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怎么突然加重了?原来10天前,小外甥偶感风寒,咳嗽、流涕,姐姐赶紧找来抗生素、止咳祛痰药给孩子吃。3天后,孩子咳嗽加重并出现低热,姐姐带他到医院门诊看病。医生根据孩子病情开出了痰细菌培养+药敏化验单。姐姐询问得知,痰细菌培养收费几十元,还需等3天后才有结果,便认为不如换种消炎药来得及时又实在。于是,便自行到药店给孩子换了种抗生素吃。谁知,情况越来越糟,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殊不知,两度自行用药,不仅耽误了孩子的病情,而且乱用药将留给孩子更深的隐性损害。
是药三分毒,抗生素更是如此。有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还会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
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继发感染,身体的病菌还会产生耐药性。并且,很多药物还可引起过敏性皮疹。据了解,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的比例;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而因此造成的机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
治理抗生素滥用迫在眉睫。这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人人重视、人人有责。这有赖于全民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相关知识,坚持合理用药。
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细菌感染的病人,首先要明确诊断,即做好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以求最佳疗效。
2.要有严格的用药指征,不可滥用抗生素。像普通感冒,多由病毒引起,用抗生素无效而且有害。
3.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时,应考虑剂量、用药时间、给药方式等因素,切不可随意更换新的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4.家里最好不要储备抗生素,这样可避免乱用药,贻误治疗时机,并能避免误服过期、变质、失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