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兰州召开了中国科学院“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与综合模拟平台建设”项目启动会。中科院资环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的有关专家出席了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是“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部署的重点项目之一,目的是为突破西部生态与环境综合集成研究瓶颈制约提供研究范例,为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即将出台的流域科学计划开展基础性工作,既为流域集成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也为流域计划实施提供基础性保证。项目依托单位为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同时还有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参加项目的实施。
据项目负责人李新介绍,“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与综合模拟平台建设”研究是将西部行动计划推向深入,是落实“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的重要步骤。此项目以具备鲜明的高寒与干旱区伴生为主要特征的黑河流域为试验区,以水循环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地面雷达、水文气象观测、通量观测、生态监测等相关设备,开展航空、卫星和地面配合的大型观测试验,精细观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高山冰雪和冻土带、山区水源涵养林带、中游人工绿洲及天然荒漠绿洲带的水循环和生态过程的各个分量;通过高精度的真实性验证,发展尺度转换方法,改善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和间接估计水循环各分量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态和其他地表过程分量的模型和算法;同时,项目还要以观测数据为基础,构建“大气-水文-生态”综合模型平台;以水量或土地利用为连接纽带,将社会经济过程纳入集成模型,建立以科学模型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流域尺度的陆面/水文数据同化系统,集成观测与模拟结果,生成高分辨率的、时空一致性的高质量数据集;进一步发展能够实时融合多源遥感观测的数据同化系统,实现卫星遥感对流域水文与生态过程的动态监测。主要研究方法是开展航空-卫星遥感与地面观测同步试验,为发展流域科学积累基础数据;发展能够融合多源遥感观测的流域尺度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为实现卫星遥感对流域的动态监测提供方法和范例。
该项目设有黑河流域上游寒区水文遥感-地面同步观测试验;黑河流域森林水文及中游干旱区水文航空遥感试验;黑河流域森林水文及中游干旱区水文地面同步观测试验;黑河流域气象要素及多普勒雷达降水观测试验;黑河流域模拟平台与数据平台研流域水资源管理综合集成研究六个课题。项目从2007 年6月开始,2010年12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