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一周国际要闻(2月27日—3月3日)

2012-3-5 13:46:28
科技日报




    本周焦点

    一道关于“卵子数量”的是非题

    女性卵子数量是否生来已定?在美国麻省总医院领导的一项研究中,实验证实了人类存在卵原干细胞。这意味着什么?从育龄妇女的卵巢中分离出了产生卵子的干细胞,并发现这些细胞能产生正常的卵母细胞。那是不是只要提前“储备”,女性的生育年龄将不再受限?

    此前科学家曾在成年鼠上进行过相同的实验,结果老鼠卵原干细胞有能力使之诞下健康后代。而今次的细胞来源是成年女性的卵巢,证明了女性成年后仍然有可能形成新的卵子。如能在实验室中大量培育,即意味着医疗上拥有了无尽的卵子来源,而一个卵子干细胞库亦可能于此建立。

    本周之“首”

    首次为单分子内电荷分布成像

    IBM科学家使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首次成功地为单个分子内的电荷分布成像。这一成就将使科学家能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单分子开关、原子与分子间键的形成进行深入研究,也使该技术在未来太阳能的光能转化、能量存储或分子尺度的计算设备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首个光子版的“超电子”电路

    电子电路和光子都遵循描述电磁场行为的基本公式,因而为使电路更小、更快、更高效,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嵌入材料中的纳米图案和结构来操控波,制造出一个由光子电路元件组成的“超电子”演示电路,朝“越来越小”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崭露头角

    马约拉纳费米子或已制造出

    那些绕口令般的神秘粒子又来了一位。费米子本不稀奇,但偏偏科学家马约拉纳预言,自然界会有一种费米子和伙伴们不同,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它能在量子计算中形成稳定的比特。现在,荷兰科学家声称这种马约拉纳费米子已被制造出,尽管未经证实,却已被看作是该粒子的多次神秘“现身”史上比较靠谱的一次。但能不能拿来做量子比特,尚有待研究。

    一周技术刷新

    新方法:直接给电子测速

    美国物理学家探索出了一种探测电流的新方法,该法基于二次谐波产生的过程,就像一个能远程监控电子速度的“雷达测速仪”一样,能直接“看”到电子的运动并测出电子的速度。新方法有望改善现今诸多依靠探测电流来进行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人工光合作用以及水分解。

    新设备:或打破网速瓶颈

    数据会在用于传输的光信号线和用于处理的电信号之间来回转换而容易拥堵网络,成为制约网络速度的瓶颈之一。现今,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了能耗更少(30纳瓦)、数据保存时间更长(1微秒)的新型光子存储设备,让信息不仅以光信号的形式传播,还能以光信号的形式存储和处理,其有望带来更快速高效的网络体验。

    前沿探索

    解开太空高能电子加速之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机构的科学家利用巨型计算机,耗时多天来追踪在磁重连事件过程中千亿个模拟太空粒子的运动,结果发现磁场内重连事件的发生地要比之前设想的大1000倍,足以解释在飞船任务中探测到的大量高速电子。该结论不但解开了太空高能电子加速之谜,还提升了对于可损害卫星的太空高能电子流的预测能力。

    满足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供氧

    糖尿病别名“沉默的杀手”,从不急于亮兵刃,但长年的胰岛素注射却让人苦不堪言。美国科学家新近开发出一种革命性产氧生物材料,其可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提供存活所需的氧元素。这是首次成功利用生物材料将本体的氧传递给β细胞,如能将培养后的β细胞植入人体内并保持正常分泌工作,将使病患从长期注射的繁琐中得以解脱。

    奇观轶闻

    上天入地,莫敢不从

    我们不见得是万物之主,但操纵微生物来发电还是被允许的。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一些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地球3万米高空的细菌,竟也可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作为一种高效发电机,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超级发电生物膜。尽管目前功率不高,但也足够给电灯供电了。或在将来,一声令下,就有数十亿种微生物前来供电。

    以月为镜,可辨生命

    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证据。当然,拿出这个结论来很神经病,但却不得不提其运用之手法——从月球的角度来观看地球反照。就像看外星球那样,把地球当作系外行星来观察,由此开发出了分析地球反照光谱来寻找生物特征的技术,将有助于未来发现地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