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黔金丝猴研究专家杨业勤:为了永恒的生物多样性

2007-7-12 10:54:59
来源:科学时报/熊和生




一位从事植物研究的学者跨越学科障碍,经过近30年工作实践最终成为灵长类动物——黔金丝猴研究的专家,并先后取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地市级科研成果10余项。在业内,人们一谈到黔金丝猴肯定会提到他——贵州梵净山黔金丝猴研究专家杨业勤。

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小麒的支持下,记者跟随该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李明晶、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王龙龙,来到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杨业勤进行了专访。“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中,人们首先是从与人类生活最相近或最相似的动植物入手,灵长类动物无疑成为首选,而濒临灭绝的灵长类动物——金丝猴更成为动物学家们关注的对象。”长期与保护区动植物打交道的杨业勤如数家珍。

据介绍,世界上一共有4种金丝猴,除越南金丝猴外,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都是我国特有的种群。其中,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分布面积较广,唯有黔金丝猴仅生活在方圆不到300平方公里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黔金丝猴数量最少、栖息地最狭窄,一些学者将其称之为“世界独生子”,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Ⅰ级生物,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

从外形上看,黔金丝猴十分讨人喜欢,它的毛发呈金黄偏灰色,长着两个翘翘的鼻孔,因此也被称为仰鼻猴。其尾粗而黑,长一米多。休息时,笔直地垂于身下;奔腾跳跃时,左右摇摆以保持身体平衡,故俗称牛尾猴。

杨业勤说,上世纪下半叶,国内外学者曾多次到贵州开展黔金丝猴科考研究工作,虽然获得了一些具有价值的资料,但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和时间制约,在有关金丝猴的数量、生息环境和繁殖等方面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关于黔金丝猴的数量,最高估计为3000只左右,最低估计为300只左右。

为了加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1978年贵州省将梵净山列为首批省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杨业勤认为,作为从事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保护的部门,不仅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更要熟悉和了解受保护对象,特别是黔金丝猴的生活状态及繁衍规律,通过科学保护,让这个濒危的种群得以生息繁殖,融入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群体中。

保护区成立后,管理局便不断组织队伍对黔金丝猴进行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原林业部科技司向管理局下达了“黔金丝猴野外生态调查研究”课题。杨业勤无可非议地成为这个研究项目的挂帅人物。

从1987年到1993年,梵净山管理局的科技人员在8年的时间内,通过野外作业等活动,对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社群结构、社会行为等进行了艰苦而深入的研究。他们采用坐标网格式范围划分同步观察等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1100余天的野外跟踪,首次提出了黔金丝猴在梵净山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260平方公里,确定了其有别于川、滇金丝猴的社群结构;首次提出黔金丝猴的分合群规律,明确了在其种群中稳定的繁殖群是30~40只左右组成的小家族群;并指出有游荡的非繁殖群即全雄群的存在。这一调查和研究有效地回答了学术界存在的“黔金丝猴种群大小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的说法。

通过调查研究,他们掌握了整个梵净山的猴群有全部合并成一个特大聚合群活动的规律,野外调查记录分析,发现种群数量在500只以上的大聚合群活动的次数达5次之多,其中有一次700只左右的记录。这也是黔金丝猴有别于其他两种金丝猴的一个特征。而在1989年的调查记录中和1993年的调查记录中,还没有超过700只一群的记录。这说明,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从1993年以来,不但保持稳定,而且有增长的趋势。

杨业勤还风趣地向记者介绍,根据他们的考察和调查,黔金丝猴素有“爱幼不尊老”的习惯,从未发现杀婴现象,而一旦失去统领地位的雄猴和没有实力的雄猴却只有去“走亲”了。这也是这一种群保持增长的佐证之一。

据介绍,在研究工作中,保护区管理局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科学界的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I)等单位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到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使得保护区的科技工作者了解到了世界上最前沿的金丝猴研究保护信息。

为了印证和掌握黔金丝猴野外生存环境中的一些现象,保护区管理局还坚持开展了人工饲养的研究工作。通过十几年的观察,他们发现了黔金丝猴在没有天敌干扰的条件下的繁殖规律,即雌猴基本上3年一孕。在保护区饲养场,记者看到雌雄配对的金丝猴家庭都分别产下了健康好动的金丝猴宝宝。

进入2000年以来,梵净山黔金丝猴研究工作手段又迈入了一个新领域——采用PNA技术研究个体和各种群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采用从野外猴群排泄的粪便中提取出大肠分泌物,对不同的猴群进行PNA分析,从而确定不同猴群之间乃至整个保护区内金丝猴的亲缘关系。

采访即将结束时,杨业勤说,近年来保护区的工作既有机遇又有困难。当前,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包括黔金丝猴在内的十几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都得到了有效保护。然而,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省区主打的经济牌,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成为保护区面临的一大挑战。此外,进入保护区非法采矿等行为仍时有发生,对黔金丝猴的生存也构成一定威胁。

最后,杨业勤对记者说,只有对黔金丝猴实施更科学的保护,才能让这个濒危种群得以生息繁殖,让这个自然界中美丽、灵巧活泼的精灵永远生存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