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傅立新:我国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普遍存在作弊

2007-6-6 09:32:40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扎西




  在日前召开的“在用车尾气检测新技术恳谈会”上,清华大学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所长傅立新教授指出,我国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普遍存在作弊现象,他认为应当建立健全检测管理体制来防止作弊行为发生。

  傅立新教授说“咱们I/M制度主要问题是作弊问题,车虫现象也好,还是什么现象也好,大家普遍理解是不管I/M是安检还是检排放,大家大多认为是花钱买一个通行证,并不是因为大家环保意识不够,而是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客观评价就是这样,因为的确存在各种各样因素会影响I/M检测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这种作弊问题在国内其实有一定的普遍性。我觉得首要问题是没有解决机制问题,检测站本身有作弊的动力和动机。”傅教授透露曾经有环保人士这样说,检测站如果只靠收检测费连活都活不了,他必须采取别的措施维持生计,包括作弊,包括卖一些检测合格证,有几百辆车的大户,可能有一个底下交易,你不用检了,我把证给你,还有一些现象就是调修,他们开玩笑说灯光永远不给你调正了,灯光偏左,下去调一下,收你35元,然后人家说永远不能调正,得调的偏右一点,下次检测的时候灯光偏右了,又得调一次,很多收费管理体制导致他不作弊就活不了。

  “技术是手段,是大家可以用的,如果没有一个机制、一个体制,用最好的技术做到最后也解决不了问题。”傅教授建议在I/M制度中引进第三方,一定是非政府操作,一定要通过公开公正招投标选择;在技术上要进行网络化、傻瓜式操作从而减少和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作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