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新任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

2007-6-21 09:38:24
来源:新华社/钱铮 倪红梅




“地球气候变化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变化,我们对整个复杂的气候系统的认识非常不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不宜过分焦虑,应该加强气候问题的基础研究,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在第21届太平洋科学大会上刚刚当选为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符淙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今年2月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这一趋势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所致。

符淙斌说,全球气候变化是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在内的复杂而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地球历史上主要是地球轨道参数改变等自然原因所致,但是近百年来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现在的主流意见认为,最近100年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是人类活动所致,燃烧化石燃料等都会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但对于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和相关诱因等问题仍然存在分歧。符淙斌认为,相关的观测资料现在还不完备,人类对复杂的气候变化原因和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相对影响还认识得不够。所以,应该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科学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符淙斌同时强调,虽然在气候变化方面仍有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但是等一切都搞清楚再采取措施就可能丧失机会。他说,人们希望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降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这一目标是一致的。在采取环保措施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增长,是必须要协调好的两个方面。

符淙斌说,我们应该依靠科学技术,在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发展和环保兼顾的目标。

太平洋科学协会创立于1920年,总部位于美国夏威夷,中国是这个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太平洋科学协会每4年召开一次科学会议,即太平洋科学大会。第21届太平洋科学大会6月13日在日本南部的冲绳县宜野湾市开幕。在为期5天的会议期间,科学家就生物科技、能源和自然灾害评估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