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中国南方酸性土壤先秦墓葬中发现人体大脑组织

2007-7-2 09:55:27
来源:新华网/张敏 沈洋




国家文物局专家对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的第33号棺木出土的软组织进行鉴定,认为这个软组织具有人脑所有解剖学特征,确定是该墓主的大脑组织。专家确定这是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先秦墓葬中首次发现的人体大脑组织。

古代人类体质研究权威专家、吉林大学朱泓教授告诉记者,第33号棺木出土的墓主大脑组织已经萎缩到只有成人一个拳头大小,但是具有完整的两个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可以确定为墓主的大脑组织。

朱泓认为墓主的大脑组织能够保存下来,说明墓主人在死亡后,短时间内尸体处于一个缺氧条件下。初步认为是由于棺木空间狭小,而且棺木的密闭性能好,阻止了腐败菌的繁殖,墓主的大脑组织才得以保存。另外,墓葬的地势较高,比较干燥,墓葬的密封性较好,也是墓主大脑组织保存下来的原因。

南京林业大学潘彪教授告诉记者,所有棺木的棺盖表面没有经过加工,但是棺体开凿得比较工整,工艺水平很高。在已经出土的棺木中,第36号棺木的结构和其他的棺木不一样,其他棺木的棺盖和棺体是由一根完整的木头水平切割开的,而第36号棺木的棺盖和棺体是呈半弧形的。潘彪认为,第36号棺木可能是由两根木头分别制成的。

另外,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介绍说,在第7号棺木的墓主骨骼中还发现了一棵不知名的植物,刚打开棺木的时候,这棵植物还是活的。

截至记者发稿时,工作人员已经从墓葬现场运了13具棺木到附近专门准备的恒温、恒湿的库房。考古工作人员从已经开启的棺木发现了漆勺、木梳以及织布用的砍刀等器物。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告诉记者,第47号主棺的开启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由于主棺重约2吨,无法运到库房,将于2日9时许在墓葬现场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