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推动监测填补空白 中国环境自动连续监测技术专著出版

2008-5-15 09:41:22
来源:新华网/陈芳




面对中国及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由中国化学工作出版社和日本堀场集团合作的《环境自动连续监测技术》一书13日问世。这本书带来了国际上先进的环境自动连续监测实用技术信息,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没有技术性专著的空白。

环境自动连续监测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在环境污染源排放和环境质量监测上,是较为有效的监控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等一些环境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采取环保措施时,需要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存在状况,并且建立和充实能够进行数据积累、分析评估及能对环境措施实行有效反馈的基础设施。而这本书介绍的环境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对我国环境连续监测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的参考作用。

据介绍,国内出版的环境监测分析图书,多以手工分析法为主,且对连续监测系统技术介绍不多。石田耕三和李虎博士是此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他们集中30位在各国环境自动监测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士,历时近3年,编写了这部技术专著,就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系统的采样、通信、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进行了全面集中的论述。

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控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环境自动连续监测建设。200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十一五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办法》,国家近7000个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测仪器,去年中央财政就拿出20亿元给予支持,今年又将有新的投入,其目的就是用自动连续监测仪器说明排放量减排情况和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这一领域先进的实用技术。这本书的出版对我国自动连续监测工作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

全球测量技术的领先者——日本堀场集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等业内8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这部新书的首发式,并对有关监测技术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