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国际视点]“世界十字路口”的“中国窗”

2011-8-3 10:40:25
科技日报




在国际化大都市纽约,在地标性场所的显眼处,中国形象再一次在世界舞台闪亮展示,一扇巨大的窗口正向人们打开。

    8月1日凌晨5时53分,伴着纽约天空的新一轮朝阳,时报广场一块大型液晶“中国屏”也随即亮了起来。

    这就是由新华社全资子公司新华影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租用的大型广告屏,位于时报广场2号楼,是中国公司首次在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纽约时报广场长期租用的大型户外液晶显示屏。

    对于这块屏,《纽约时报》如是评论:此举“意义重大,因为该建筑坐落在被称作世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纽约时报广场每天迎送全球南来北往的人群,日客流量逾50多万,是全球游客经常光顾之地,亦是鳞次栉比的知名企业集聚之地,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而“中国屏”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这种多元性。

    它是一扇“展示之窗”——身高约19米,宽约12米,在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韩国现代集团广告屏的正上方。屏幕顶端的“新华通讯社”五个大字格外醒目,屏幕两侧打出“新华影廊”的字样。广告屏滚动播出新华社及其下属的新华网(CEC)、“新华08”金融信息服务平台(CFC)、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中国国际文化影像公司(CIC)等的宣传片,以及上海和成都两个城市的形象片。

    它还是一扇“沟通之窗”—— 在全球高度互联、深度交融之际,“中国屏”不仅丰富了纽约时报广场的文化内涵,更诠释了多元文化之美。此处,世界正在关注中国,世界希望了解中国,倾听中国的声音。而中国已作好准备,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在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合,向世界展示自己,以沟通的姿态成为中国形象的使者,为世界多元文化增添一抹靓丽的“中国色彩”。

    它更是一扇“中国之窗”——绚丽多彩的屏幕和内容吸引行人驻足观看:

    居住在纽约的自由摄影师斯尔詹·斯托伊利科维奇早上5时15分就在时报广场架起摄像机,希望能捕捉到大屏幕点亮的瞬间。

    在反复观看了大屏幕播出的宣传片后,斯托伊利科维奇兴奋地说:“我觉得广告屏内容的设计很现代化,契合时报广场的大环境,宣传片里的内容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国看一看。”

    专门从事户外广告屏咨询工作的温斯顿咨询公司总裁巴里·温斯顿一大早也来到时报广场,想第一时间看到广告屏点亮的效果。他对记者说:“在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地点播放宣传片,意味着新华社已在纽约留下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足迹。”

    从北京来纽约旅游的中国游客邓立仰头看着大屏幕,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今天能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在竖立着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品牌标志的时报广场,能看到这样一个‘中国屏’,让我感到亲切和自豪,纽约时报广场从此也有我们中国的声音了。”

    美国加拿大中国青年友好文化交流协会主席邵晓妹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海外华人华侨真为祖国骄傲。时报广场这块广告屏为古老中华民族与世界沟通打开窗口,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学习交流、携手创建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中国驻纽约领事馆代总领事董晓军也特意来到现场观看大屏幕试运行。他说:“今天的亮屏非常有意义,这块‘中国屏’为美国人民及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这块屏幕展示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对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起到巨大的作用,希望‘中国屏’今后能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初,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屏”在国际舞台留下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中国足迹”,一扇沟通古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新窗口已然打开。透过它,世界对于中国的认知与了解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