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酉水流域首次发现了大溪文化遗存,证明酉水和乌江流域可能是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的另一传播通道。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考古工作队历时203天对重庆酉酬水电站工程库区的笔山坝、大河坝、跃溪坝、老寨、码头包、庙包和株笔等7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经研究表明这7处文物点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考古专家表示,笔山坝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及大河坝、跃溪坝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化遗存,填补了渝东南地区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建立渝东南地区古代文化序列,以及进一步研究这一地区古代社会、经济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部分兼有四川盆地“十二桥文化”及湘西地区文化因素的商周时期遗物,对研究湘、渝两地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专家特别指出,笔山坝遗址出土的一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具有浓厚的大溪文化因素,是首次在酉水流域和渝东南地区发现的大溪文化遗存,证明酉水和乌江流域可能是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的另一传播通道,这对研究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尤其是向西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最初发现于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的大溪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我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