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我有一位中国笔友!”理查德·杰尔向记者“透露”。
2005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理查德·杰尔教授正在北京参加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其实这远不是杰尔教授的第一次中国之行。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发生在整整二十年前的1987年,之后他还不停地回到他热爱的这个国家,对多所中国的研究所和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谈到这位湖南长沙籍的女笔友,杰尔津津乐道:“我是在一次访问湖南的时候,在一次茶艺表演上认识她的。后来我们一直通过电子邮件交流。遗憾的是,我们只能用英语,我的中文太糟糕了。前几天她还写信给我,说她正在伦敦呢。”
杰尔的中文虽然很“糟糕”,但是他递给记者的名片却一面印着中文。“这是为中国朋友们专门加印的。我的中文虽然不好,但是我弟弟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记者的刨根问底之下,杰尔终于抖出了他的“家庭秘密”:他弟弟娶了一位华裔夫人,他们是在夏威夷认识的,但是这位夫人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牙买加!包袱抖完了,杰尔总结道:“你们看,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说起他与中国的渊源,杰尔教授说;“我热爱这个国家。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未来还会变得更加伟大。”“我鼓励我的中国学生回国服务,因为这里孕育着巨大的机会。”的确,杰尔教授已经培养了十几名中国籍的博士毕业生,还不包括数量众多的中国博士后。在他们完成学业或培训后,杰尔教授都力劝他们回国。为了帮助中国在他所在的领域更快地发展,他热心帮助出口高端设备到中国,在美国海关刁难的时候,亲自协调申诉,争取放行。
杰尔教授坦言:“中国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每次来我都能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的速度已经是很快了,但是我现在看到的中国速度比美国当年还要快!”
中国人民感谢杰尔的热情和友谊,2002年,湖南大学授予杰尔名誉博士学位,2004年杰尔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今年的9月12日清华大学将授予杰尔名誉教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