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秦绍德:年轻人不能仅有浅阅读

2007-9-13 08:41:04
来源:人民日报/秦绍德




8月15日,2007上海书展开幕。我到展厅看了一下,好书实在太多了。

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读书伴随人生,成长离不开读书。回想起个人的经历,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有某一类的书相伴。刚刚涉世时读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等全本连环画,在街边小摊读得不肯离去;长大一点后读童话和小说,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的古典小说;初中时开始读科幻小说,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金银岛》;高中、大学的时候,开始读一点理论书籍。

如今,作为大学教师,我非常关心今天的青年学生读了多少书,读了一些什么书。在这个问题上,我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新一代青年当中仍有很多读书人;忧的是,许多年轻人读书的时间还不够多,一些人的读书方式更多地停留在“浅阅读”。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2到3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里面,只有20%在读书;周末双休日的闲暇时间里,有80%的时间是在上网。

当然,网上也有书,也可以读。网上阅读的最大好处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海量信息,但恰恰因为如此,阅读时难免浮光掠影,匆匆而过。读书人都有一个体会,书能读得进去,最重要的一点是边读边想,如果都保持“浅阅读”的话,阅读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因此,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生,一方面利用网络时代信息快捷的便利,另一方面也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认真读书。作为大学教师,也要把“督促阅读、帮助选择”作为自己的责任,督促学生阅读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读什么。

(作者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博导)

(曹玲娟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