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京沪高铁降速运行引发争议

2011-4-21 08:56:57
科技日报




赞同者:降速安全可靠,更多的人坐得起
质疑者:高速路上跑慢车,是更大的浪费
“根据铁道部最新要求,京沪列车最高时速将降至300公里,部分列车上配备的航空式豪华座椅也正在更换为普通座椅。”这是4月20日刊发在北京日报上的《京沪高铁计划6月底开通将拆除豪华座椅降速》一文中的内容。消息一经刊发,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短短半天,仅新浪网上的跟帖就高达5000多条,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赞同和反对之声各据其词,一浪高过一浪。

  2008年4月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铁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总投资2209.4亿元,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80公里,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并全封闭,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

  京沪高铁设计标准是按两地直达时间4小时设计建设的,而降低运营时速后,预计京沪间最快直达列车的运营时间将从原来拟定的4小时延长到5小时。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之前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特别解释了降速原因:“在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上开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有更大的安全冗余,同时也使得票价在符合市场规律上有更大的浮动空间。”

  赞同的一方认为降速安全可靠,加上降价,可以让更多的人坐得起,争取上座率。反对的一方则认为,高铁的安全与速度无关,因为高铁使用的是“高速铁路自动控制系统”,这一系统能让司机看到前方32公里的路况信息,可以从容地应对突发事件。一旦路段中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如异物入侵、地震、大风雨等情况,列车将会自动停车,并通知控制中心和后方车辆。一句话,只要符合设计标准,高铁的安全是没问题的。除去安全因素,时速降低50公里到底能减少多少成本、降低多少票价,这些都无从而知。还有许多人认为,拆除豪华座椅、降低运营时速并不能贴近普通消费者,关键是票价,并指拆了又装本身就是浪费。

  降速到底能降多少成本?在前述消息中,“一位不愿具名的交通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国外高铁在试验运行中也创造过时速400多公里甚至500多公里的纪录,但真正运营时都会预留充分的安全冗余,这也是目前发达国家高铁列车最高运营时速仅为320公里的原因。另一方面,当列车时速超过320公里后,速度每提升10公里,列车的能量消耗都会成倍提升,因此高铁运营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要选择最切合实际需求、最经济可行的运行模式”。

  对此,一位网友认为,老线路上的动车组已经有250公里/小时,设计标准为时速350公里京沪高铁如果降为300公里,等于大马拉小车,高速路上跑慢车,是更大的浪费。而且把降速与贴近百姓相连是没有道理的。

  还有一位网友写道:“本人前几天来回在京沪跑了几趟,感觉不方便,飞机票太抢手,火车太拥挤。就一张经济舱机票而言,大概需1400多元,民航还经常晚点,来回共需折腾4小时左右,如果高铁把票价控制在800元以下,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因为毕竟坐飞机还是一种昂贵的交通方式,享受的人还是有限的。另外,市场经济提供多种消费方式也是合情合理的,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才是科学可行的。”

  京沪高铁北京到发站位于北京南二环的北京南站,目前有地铁4号线接驳,上海到发站与虹桥机场相邻,降速运行5小时直达,究竟能降低多少营运成本?比民航便宜一点的票价又能招徕多少乘客?

  对京沪高铁降速引发的争议,本报还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