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工程专家和科学家6月20日完成了一项重要评审,将有助于确定重返月球和建设月球前哨基地所需的系统。这次3天的“探月能力方案评审”为耗时9个月、由NASA总部探测系统任务署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画上了句号。研究中考虑了此前作为“全球探测战略”一部分由14个国家的代表制订的科学和探测目标,分析了探月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并与正在制订的“战神”5重型火箭和“牵牛星”登月舱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针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的本次评审由NASA设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的星座计划办公室牵头进行,确定了启动A阶段工作所需的所有技术参数。A阶段是各飞行器技术要求制订工作的第一个阶段。
约翰逊中心“星座”计划经理汉利说:“我们已证实,‘星座’计划下‘战神’5火箭和‘牵牛星’登月舱的方案设计能够用于把宇航员和货物送到月球上的任何地方并建设一座前哨基地来支持对月面的广泛探测。这次全面的评审证明,我们已为步入下一阶段做好了准备。下一阶段将采取这些方案,并进一步确定出成熟的技术要求。”汉利称,研究证明了最初提出的方案的长处,表明相关飞行器能及时建成和交付,从而实现2020年让人员重返月球的目标。评审还强调了国际合作和与工业界协作对于发展载人探月所需的月面系统的关键作用。
启动A阶段工作的正式决定将在年底前由NASA领导层做出。该阶段将开始飞行器及组件技术要求的确定工作。在该阶段中,“战神”5和“牵牛星”项目各团队将利用本次评审的成果,确定探月任务的基本要求,制订设计要求,并确定相关计划来继续发展保证探月任务成功所需的各项技术。该阶段结束时将进行NASA探月运输体系的系统技术要求评审,时间暂定在2010年。
本次评审对“战神”5火箭的最初配置进行了细化,以保证火箭能把“牵牛星”登月舱、4名宇航员和货物送到月球上的任意位置,并能随时把宇航员送回地球。为实现这些目标,按修改后的现行配置,“战神”5火箭在芯级上将使用6台RS-68B液氧/液氢发动机,另将捆绑2台直接由“战神”1火箭第一级发展而来的5.5段式固体推进剂火箭助推器。上面级将使用与“战神”1载人火箭相同的J-2X发动机,用于把“奥利安”载人飞船和“牵牛星”登月舱送往月球。火箭高约116米,能把重量超过71吨的货物和组件送入绕月轨道,以后还能用于向火星或其它地点发射。与此前公布的配置相比,“战神”5芯级从采用5台RS-68发动机改为采用6台RS-68B发动机,固体捆绑助推器从5段式改为5.5段式,运载能力有所提高。
“牵牛星”将能把4名宇航员送到月球上的任何地方,可为首批将持续一周的月面探测任务提供生命保障并作为其大本营,同时能把宇航员送回处在绕月轨道上的“奥利安”飞船,进而送返地球。该登月舱的一个改型将用作自主式载货装置,用于向月面运送模块式前哨基地构件、月球车和科学设备。
设在约翰逊中心的星座计划办公室负责发展用于扩展人类在太阳系中的活动范围的下一代载人航天运输系统。“星座”计划在NASA的所有十大中心及美国各地的联络机构设有多个项目办公室和技术团队。“奥利安”飞船和“牵牛星”登月舱项目也由约翰逊中心牵头。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战神项目办公室是“战神”1载人火箭和“战神”5货运火箭的设计研制牵头单位。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地面操作项目办公室将负责这些火箭的地面和发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