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中国湍流热对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2008-6-30 16:16:57
来源:新华网/王英诚 徐海




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消息,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尚晓东研究员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夏克青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童彭尔教授合作,在湍流热对流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介绍,尚晓东研究员与其合作者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LDV)和高精度温度探头同时、同点测量了湍流热对流场的速度时间序列和温度时间序列,从而得到系统内部的热流量场分布,并研究了热羽流活跃的边界区域和底板区域及热羽流均匀混合的中心区域传热量随瑞利数(Ra)的变化。发现热流量主要通过边界区域传输,但在中心区域热流量随Ra数成1/2幂指数增长,而三个区域热流量的增长曲线在Ra~1013处相交,由此预测此后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将发生变化。通常大气和海洋的Ra数约为1019,此项研究对大气和海洋的热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6月20日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已发表该研究成果,在世界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负责人介绍,湍流热对流研究是近年来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前沿科技课题之一。湍流热对流研究对观测、研究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如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地球内部的对流、星际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太阳内部的对流等。由于以上系统庞大,观测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弄清湍流热对流的动力学机理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以及全球相关课题的推进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