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媒体除了关注高考状元、报考志愿等,还关注复读,因为一些学生和家长,现在不是忙着报志愿,而是报名参加复读班,即使考了高分、过了重点线。
高分复读近几年愈演愈烈,复读后的考试成绩也激增了学生及家长必须复读的愿望。据媒体报道,就北京而言,今年人大附中培训中心复读班理科最高706分,与“状元”只有3分之差。高考成绩600分以上的考生超过300人,相当一批复读生成绩提高了逾百分。
考出更好成绩的原因,一方面是复读学生中,真正意义上的落榜生比例不大,另一方面复读班的师资绝不亚于应届班。2006年,人大附中培训中心招收的复读生中,600分以上的达150人,500分以上的考生占了1/2。精华学校去年招收了500名复读生,超过500分的近百人。铭师堂学校去年招收的近千名复读生中,本科线及以上的学生近5%,另有超过50%的学生在二本线下70分以内,这样的基础,提升的潜力自然也很大。而复读班教师全部是多年从事高考辅导的名校资深教师,要求有时比应届班还高。
不言而喻,高分复读的学生希望能上北大、清华,或者重点院校。尽管这种行为无可指责,但它显然远离了高考最初的目的。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最近提出一个观点,“什么时候我们有一半学生不想进北大、清华了,就说明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他还提到国外教育学者的观点,即如果所有的大学都像哈佛,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崩溃,如果我们所训练的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么这个社会也会崩溃。
希望中国的高考不要成为崩溃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