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且慢为清华学生改词条点赞

2014-4-11 09:06:01
科技日报




近日,在内地最大搜索引擎百度百科上掀起了一场“词条拉锯战”,近十位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为主 的学院派“PK”将PX篡改为“剧毒”的网络派,六天内词条被反复修改达36次。最终,清华学子取得了长达120小时词条保卫战的胜利。此后,《人民日 报》、新华社、央视接力报道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修改词条的行为,称之为“捍卫科学”。笔者却以为,且慢为之点赞,因为人们焦虑的不是PX项目,亦不是科普 本身,而是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对PX及PX项目公众并非全然无知。事实上,几年来众多媒体都对PX进行过科普:其一,PX不 是剧毒,毒性和酒精差不多;其二,PX项目经众多国家几十年检验,证明具有较高安全性;其三,发展PX产业,关系国计民生,不仅我国缺口大,而且产业链 长,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等都好处多多。但何以公众并不领情呢?这其中固然有科普不够的因素,但归根结底是对PX项目相关信息的“无知”。

首先,专家建言的“后知后觉”,让民众无所适从。“PX项目全世界运行几十年未出大事故”,此 言犹在耳畔,2011年8月8日,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因台风引起海水倒灌发生了溃坝事件;2013年7月30日,福建漳州的古雷石化PX项目厂区发生 爆炸事故。“真是天大的侥幸,否则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这样的“科普”是否迟了些,也晚了些呢?换言之,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是“理论上讲”和“专业上 说”的问题,而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怎能怪公众“无知”呢?

另外,一边倒的“集体点赞”缓解不了制度上缺陷。只要政府主导的PX项目一天“半遮半掩”,公 众的本能恐惧和不安全感就会伴生,围绕PX项目的对抗就会一次又一次重演。不能忘记,福佳·大化PX项目及其坍塌防波堤均涉未批先建,考虑了三种海域风险 却独没考虑到台风;福建漳州的PX项目,更曾因环境违法被国家环保部责令停止建设,这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出事”,伤的最终是“人心”。

媒体的一次次科普让我们了解到,在国外,PX项目之所以不像在我国这样遭遇居民的集体抵制,有 些项目甚至被居民区所环绕,和平相处。其根本原因是保障了居民享有“十分”的知情权:政府和商家在项目上马前会和居民充分沟通,让居民知道潜在的危险,以 及风险控制措施,生产过程中,居民也可以参观,并建立专门数据库,居民可获得自己想要的任何安全信息。

反观我们,难道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让公众知情,邀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代民参与其中,将企业所制订的预案公诸于众真的很难做到吗?所以科普固然重要,但解决不好“人心”的问题,PX产业就难以走出困局。而这些,打头阵的不应该是清华学生,而应是政府和当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