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搜寻MH370:如果黑匣子“沉默” 搜寻将更加困难

2014-4-8 08:11:34
科技日报




 

4月7日,在澳大利亚珀斯,澳大利亚搜寻马航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总协调人安格斯·休斯敦向记者介绍“海洋之盾”号军舰侦测到的信号发现位置。新华社记者 徐俨俨摄

4月7日,距马航客机MH370失联已满30天,这意味着黑匣子电量理论维持时间已所剩无几。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池理论工作时间到期不代表黑匣子停止发送信号,但如果它完全“沉默”下来,搜寻将不容乐观。

雷达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副所长董胜波介绍,所谓“黑匣子电量只能维持30天”,是指它满功率发射37.5KHz信标信号的时间,此后随着电量逐渐耗尽,信标信号会逐渐减弱直至彻底消失,但通常在10—15天内还应能被探测到。

但如果MH370的黑匣子信号完全消失,搜寻将十分困难。虽然此前并非没有先例,比如2009 年失事的法航447客机,其黑匣子直到大约两年后才被捞起。但航空专家、《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认为,这在马航事件中难以复制。“法航飞机的失事点找得 很准,很快就找到了残骸。而到目前为止,MH370的搜寻范围仍然很大。”他说,“这种情况下要找电量完全耗尽的黑匣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日,马航失联客机的搜救工作取得新进展。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搜寻马航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总协调人休斯顿称,其“海洋之盾”号军舰在一天中连续侦听到两次疑似黑匣子信号,但信号来源还有待分析证实。美军第七舰队指挥官则认为,这两次信号应“来自两个黑匣子”。

王亚男表示,飞机上只有一个黑匣子,由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音记录仪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件并非整体,各自带有信标。因此美军官“两个黑匣子”的说法不准确,其意应为黑匣子的两个信标。

另有报道称,澳方发现信号的位置与我国海巡01轮5日发现信号的位置相距约550公里,几乎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信号源。对此王亚男表示暂时难以判断。他说,尽管黑匣子的两个部件是分体设计,但也不可能分散那么远,可能是出现了误报或误判。

董胜波认为,中方应坚持在自己发现的海域加快海底探测搜索。

王亚男说,目前不该纠结于谁对谁错,应把听到的疑似信号都当作真的信号对待。最重要的是迅速将无人自主深潜器投入到发现信号的两个海域,分别对信号进行精确定位,搜寻信息源。“因为两处都有黑匣子部件的可能性很小,只要能确定一处,另一处基本可以排除。”他说。

休斯顿说,澳方将在确定信号源位置后,部署“蓝鳍-21”水下自动航行器进行探测。而国家海洋 局有关人士日前也向记者表示,我国有能力开展水下搜寻和打捞,并已准备了相关方案。一旦得到MH370失事位置的确切证据,将开展从疏到密、从普查到精确 定位的搜救工作。届时可先用AUV(自主水下机器人)进行较大范围的搜寻,找到黑匣子的精确位置后,出动“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实施打捞。

此外澳方今日还透露,MH370与卫星进行第六次握手后8分钟,又进行了第七次握手,信号与此前不同,说明这个阶段可能发生了一些事件,比如飞机因燃油耗尽而坠海。

王亚男介绍,通常飞机与卫星握手为一小时一次,但当飞机有重大飞行动作时,会打破时间间隔,自动发出信号。因此对第七次握手信号,可以理解为飞机正呈现一种快速坠落的态势,或者已经撞击了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