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29 09:37:39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核事故划分为7级,1级只是一种征兆,3级一般来讲就是故障状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今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3级是比较少见的。我们的核电站要求不能出现2级以上的事故。”
罗琦介绍说,一般核电站不会有高放射性废水,因为核燃料是屏蔽于水的。福岛事故后,反应堆的壁障烧穿后,固态和气态的放射性物质散发出来,接触到介质水,才造成了高放射性污水。
“放射性污水必须存放,不能排放。”罗琦说,“核电站一般情况下产生的低放射性废水,经过蒸馏,剩下一点点液体,用水泥固化后就稳定了。除非出了事故,不然不会有液态的高放射性物质。”福岛的高放废水就属于事故后遗症。
据日本《每日新闻》8月26日报道,为东电制造储水罐的公司老板指出,东电要求便宜地制造储水罐,因此用了耐性不高的材料。在夏天日晒后,廉价的储罐就可能破损。
近日媒体报道说,高放射性废水已经渗入土壤,并让附近的工作人员遭受了一定的辐射量。但还没有废水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报告。
两年前的福岛核事故后,东京电力公司先后向太平洋排放了大约11500吨的低放射性污水,环境评估还未有结论。有研究者认为福岛附近的海底生物存在变异情况。目前中国海域尚未发现明显的影响。
《科技日报》(2013-8-29 三版)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