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实令人吃惊,2200万美国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并且其中400多万人的年龄已经超过了65岁。事实上,听力逐渐丧失对于失聪者本人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但是对于家庭、孩子以及配偶的影响又如何呢?那些曾经想当然的日常沟通如今却变成了一种挑战,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了固有交流习惯的老夫老妻而言,突然的沉寂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爱思唯尔集团旗下的《老年化研究杂志》(Journal of Aging Studies),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试图探讨老年夫妇如何接受听力丧失的事实,以及如何积极调整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沟通障碍。研究人员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周围50英里的范围内征集了8对夫妇。对这些受试者的选择遵循这样一些标准,即具有自定义的“轻微”或“中度”听力损伤,曾受助于听觉病矫治专家或助听器经销商,年龄超过60岁。在这项研究中,听力受损的志愿者分别为5名女性和3名男性。他们均为白种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来自于中产阶级家庭,曾经咨询过听觉病矫治专家且拥有先进的助听器。
这些夫妇被要求描述围绕听力丧失发生的经历,特别是与夫妻关系相关的那些事情。所有夫妇同时被问及对婚姻状况是否满意。
结果显示,所有夫妇都能逐渐接受听力丧失这一事实。他们会从容地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时耐心地学习如何调整每天的交流习惯。一些夫妇对于他们的健康状况没有变得更糟甚至感到很满足,强调如果听力丧失是仅仅遇到的最大麻烦,那么他们就感到很幸运了。其他人则表示,听力丧失不过是人衰老的必然结果,他们会经常在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使用助听设备等。
至于夫妻间的关系,所有的伴侣都对自己的婚姻评价很高——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共同经历生命中的风吹雨打、起起落落。其中一些受试者会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挫折感,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关心的腔调来平衡自己的谈话。在许多案例中,那些听力正常的配偶认为自己扮演了一个护理者的角色,帮助听力受损的伴侣进行交流,但是他们也表示,自己需要在外来救助和亲人护理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总而言之,听力丧失毫无疑问会成为夫妻关系的一个绊脚石,但是所有夫妇都表示,他们能够战胜不幸,维持一种健康的婚姻关系。研究人员相信,如果把这项研究延伸到与成年子女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方面,将能够有更大的收获,从而可对听力受损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在那些因听力丧失而不得不与交流障碍进行斗争的老年夫妇中,提供帮助与自立之间的良好平衡看起来也是决定夫妻关系能否和谐的一种最普遍的因素。尽管并非所有的相互影响都是积极的,但这些老年夫妇正在尝试通过个人的适应来克服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