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科研经费成“指挥棒” 高校教师为“找钱”忙

2007-5-17 08:51:47
来源:大众日报/张西可




山东省某著名高校的张先生最近很得意,尽管这几年没出什么成果,甚至没有一篇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一些专家为此在其评定教授职称时提出质疑,但最后还是通过了评审,刚过30岁就当上了教授。

张先生的“硬件”就一条:他给学校拿到了300万的科研经费。

评业绩评职称 “找钱”是第一指挥棒

外界评价高校教师,一看教学,二看科研。而据记者了解,在一些高校,“找钱”是第一指挥棒。

4月15日,张先生所在高校某学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学校年度业绩考核如同“记工分”,一学期给本科生上一门课(36课时)计1分,发表一篇收录SCI的论文计2分,在指定国内核心期刊发一篇论文计0.5分,而拿到10万元科研经费,计2分——这是指与企业横向挂钩的,与政府纵向挂钩的更高。

“要想多挣分,单靠上课显然不行,就算你疯狂地上课,每学期上5门课,一年下来不过挣10分,而事实上许多老师不可能被安排这么多课。至于论文,被SCI收录也非易事,去年该学院被SCI收录的不过七八篇。这样一来,挣分的主要手段显然是跑项目和经费。”这位负责人说。

在该学院有近30名教师,1分700元,去年挣分多的有50多分,奖金35000多元;少的仅挣两三分,奖金也就一两千块钱。那些挣分高手都是善于“找钱”的“牛人”。

至于评职称这样的“头等大事”,除了学历、论文、获奖情况,当下许多学校也都把科研经费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位负责人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份清单:评副教授,可支配资金工科须在4万元以上,数学、文科2万元以上;评教授(教学科研型),自任职副教授以来,累计科研经费须在50万元以上;博导,必须拿到国家或省部级的项目经费。其中还有一个很诱人的条件:如果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数额较大(300万元以上),学术水平及论文数量均可不管,直接破格提教授。前面提到的张先生即属这种情况。

该校一位普通教师对记者说,善于拉经费的教师被众人视为“有本事”,除了考核业绩、评职称时“吃香”,还更受领导青睐,在晋升方面有更多机会。

“找钱”有玄机 拿到经费就有支配权

高校为何如此看重教师拿到的科研经费多少?一向被视为清高的高校教师中,为何许多人对“找钱”趋之若鹜?

对此,上述某学院博导王先生的看法是:正常情况下,善于跑项目和经费并非坏事,项目和经费越多越有利于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但现在的事实则是,不少人申请项目主要不是对某一课题真正有兴趣,也不是想给国家、企业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看重的是经费本身,是“钱”。

“由于对经费审计不严、追踪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基本是谁拿到了科研经费,谁就具有了绝对的支配权,只要到财务那儿能报上账,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有些人甚至中饱私囊。这样的事并不少见。”王博导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

该学院有位周副教授,去年总共挣了5分,其中上课1分,论文一篇没有,跑来20万经费,4分。他自嘲说,这20万来自于10个小项目,其实那叫什么项目啊,就是帮企业解决点小问题,打打杂,自己都说不出口。但是,有了这20万,一年的日子就好过了。相比之下,区区几千甚至几万元奖金又算什么。

另据了解,每年争取到多少立项和科研经费,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考核高校的“硬指标”,似乎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学校声望都可以由科研经费来决定。更重要的是,学校由此也可以得到实惠:按照规定,对这些科研经费,学校一般要扣除8%左右的管理费。

如此,学校以考评指挥棒激励大家“找钱”,也就不难理解了。

前面提到的那位学院负责人说,尽管经费可以给学校带来诸多利益,但作为科研和学术阵地的高校,显然不同于企业,不能将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更不能以牺牲学术为代价鼓励人们去“找钱”。

浮躁和急功近利 热衷“找钱”代价不小

“拿到钱就等于拿到了一切,名利全有了。”据调查,此种心态在高校很具普遍性。

王博导直言,此种心态和考核指挥棒的引导,直接催生了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现在许多老师感兴趣的是那些短平快、容易拿到钱的项目,很少有人愿意坐冷板凳花大时间去作深入研究,有点想法就想让它抓紧“冒出来”,根本沉不下去,甚至将一个大课题拆分成几个做。有的为了能结题,甚至伪造实验数据。

更可怕的是,有些“找钱”高手甚至将送钱送车送房的手段都用上了。这一方面助长了学术腐败,另一方面也造成宝贵的科研经费投向了一些没多大价值的项目。

王博导举例说,他们学院刚刚结了一个10万元的课题,当时合同上签的该项目要发若干论文,要做项目模型,搞示范工程等等,结果只发了一篇论文就结题了。还有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当时合同上签的是作一条大河的检测,结果只作了一条小河就草草结题。

这位年轻博导质问:科研最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心态和精神,急功近利如何能出大成果?如何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