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已经启动全面收缩;希望用三年时间,将欧洲业务恢复到原来8%-10%的市场份额
4月30日,TCL集团(深圳交易所代码:000100)发布年报,市场一直预期的巨额亏损终于成为现实。
4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导称,根据年报资料,TCL集团2006年亏损额高达19亿元人民币。亏损的原因,主要是集团控股38.74%的香港上市公司TCL多媒体(TMT,香港交易所代码:1070)在重组及收缩欧洲业务方面的整体成本费用(包括减值准备)远超预期,旗下的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欧洲的亏损高达25亿港元(其中拨备为9亿元,外加重组费用等),加之新兴市场业务由过去五年的持续盈利转为亏损,导致亏损大为增加。
在TCL集团层面,空调业务表现不佳,为整体业绩雪上加霜。年报惟一的亮点是,TCL止住了在美国市场的持续亏损,2006年大幅减亏至1200万美元,在2004年和2005年,北美的亏损额分别高达1.2亿美元和4500万美元。
李东生面临的局面前所未有的棘手,但他看上去却比半年前镇定。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被工作人员提醒不能回答是否能在今年摘掉ST帽子这样的问题。“但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会说我有信心,因为现在和一年前相比,心里有底了。”他强调,“我们最近开的总结会,每个人都领了任务走,我也有。”
《财经》报导称,TCL已经启动全面收缩。首先是亏损最为严重的欧洲市场,目前,TCL在欧洲已重新组建了一支近50人的机构,主要做销售和供应链管理。欧洲的“止血”任务大概可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李东生希望TCL可用三年时间,将欧洲业务恢复到原来8%-10%的市场份额。
TCL在新兴市场也在有计划地收缩。目前策略是在有优势的地区继续加强投入;在一些未来有潜力的市场(如南美、俄罗斯、中东),会调慢扩张步伐,稳定投入;对一些市场价值不确定的区域,选择收缩或退出。“量涨利不涨的,都要调整。”李东生说。
此外,对于2006年带来亏损的空调业务,李东生也已动手重组,去年9月份调整了管理团队,今年的目标是争取“在销量没有大的增长的情况下获得盈利”。
“去年我们进行了观念调整,我们追求运营的质量,而不是规模。成功的业务要有一定的规模支持,但目前的任务是保留利润。”李东生说。
“虽然我们在欧洲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但我们毕竟没有崩溃。”李东生说。过去的两年,由于没有完成“任务”,他都被董事会扣发奖金。
李强调,“经过两年多的拼搏后,心中更加有底了。我们清楚地看到问题在哪里,如何去解决,路径都想好了,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去做好。”
令他欣慰的是,今年4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专程到惠州TCL集团就国际化问题调研。尽管政府并无任何承诺,但这给正在困境中的TCL带来希望。据悉,联想也是此次调研对象之一。
(改编自4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全文详见4月30日出版的2007年第9期《财经》杂志 “TCL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