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学”“研”“产”条块分割影响科研成果转化——在“首都学研产高层论坛”上专家直言

2011-6-1 08:30:26
科技日报




在5月26日北京工业大学与民盟北京市委联合举办“首都学研产高层论坛”上,民盟北京市委主委葛剑平直言,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诸多羁绊,我国的“学”“研”“产”条块分割现象较为严重。现行的教育科技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高校自由创新、自由竞争和自由评论的探索精神。
  葛剑平说,现实是,一方面,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备受遏制。另一方面,有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脱离经济、生产,科技成果大量被束之高阁,造成资源极大浪费,高校的科技潜力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的民营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由于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延伸科技成果的转化,导致高校一些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科研成果也会由于科研经费缺乏而无法继续中试,制约了成果的转化。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目前高校科研立项的主导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学术思维”“专家思维”,而缺少“市场思维”。

  葛剑平认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要从国家层面上的体制改革,解决各类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脱节的现象,把推动地方和国家发展作为衡量学校质量的首要和唯一指标,充分体现学校类型和层次,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培育彰显学校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与发展机制,重点打造“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平台,使高校成为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密不可分的源头和人才支撑体系,引导和推动自主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