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京籍60岁以上老人首破两成 2030年老人将占三成

2013-9-26 08:49:21
科技日报




市老龄办昨天发布《北京市201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297.5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62.9万人,占总人口的20.3%,这是本市户籍老人首次超过两成。

2030年老人将占三成

《报告》显示,2012年,本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比上年增加了1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增至20.3%。8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2.6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占总人口的3.3%。百岁老人共计544人,比上年增加了65人。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户籍老年人口数量年增长超过10万人,这种增长速度将持续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北京市人口变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本市户籍人口老年人到2020年将达到380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将达到四分之一;到2030年将达到480万人,占比达到三成;到2040年将达到560万人,占比达到35%。

“现在是四个人抬一个轿子坐着老年人,还算乐观,但今后会三个人里一个老人,养老服务做不好的话,就有可能是抬着担架坐着老年人,因此一定要重视养老服务建设。”

3.4个劳动力扶养一位老人

《报告》显示,户籍人口老年扶养系数(即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有小幅增加,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扶养60岁以上户籍人口计算,北京市总扶养系数为43.5%,其中老年扶养系数为29.4%,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

李红兵说,老年扶养系数为29.4%,这个数据说明除去15岁以下的青少年后,扶养一位老年人需要3.4个劳动力。

李红兵认为,养老系数会不断增大,虽然一两年的数字体现不了什么,只是一个平缓的变化,但趋势是中青年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和儿童越来越多。李红兵强 调,要看到老年人过去对社会的贡献,不要把老年人看成包袱,老年人依然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老年人对于隔代教育的价值非常大,对于家庭稳固的价值也举足轻 重,并不是社会的负担。

纯老年人家庭增速相对较快

《报告》显示,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48.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4%,比上年增加3.4万人。纯老年人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岁及以上的家庭,包括独居老年人家庭;夫妇都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与父母或其他老年亲属同住的老年人家庭。

李红兵说,纯老年人家庭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空巢老人”,同时也包括子女也超过了60岁的家庭,这类老人已经占老年人口总数接近两成,而且增速比老年人口总数增速还快,这类老人是会得到重点服务,“在政府的基本服务中,一定会得到专门的关怀,这些都在考虑研究。”

去年减少3家公办养老机构明年可能还会减少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养老服务机构400所,比2011年减少1所,其中政府办212所,比2011年减少3所,社会办188所。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达到76172张。

李红兵说,养老服务机构数目的增减是正常调整,今年,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开始实施,不符合条令的就撤销了许可。马上要对现在的养老机 构、敬老院,包括托老所进行核查,养老机构要具备提供集中住宿服务和照护服务两项功能,那些打着24小时托付招牌的托老所,都要按养老机构的标准来衡量, 因此,明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减少,但服务质量和水平会有大的提升。

至于床位总数,李红兵表示,今年北京市折子工程所说的开工建设1万张养老床位,都已经开工建设了。他认为这个目标应该会实现。

相关新闻

本市新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有望明年出台

李红兵介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不久前颁布,北京市从去年此时开始做养老服务业的调研,北京市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意见,8月底已经被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通过,现在在行文过程中,有望在本月底或10月初公布。

李红兵说,新修订的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现在市法制办正在做立法前期的政府层面工作,有望11月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讨论是否作为北京市 2014年立法的一项内容。他希望2014年到2015年完成立法、修法的整个过程,“立法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按照正常的程序,最快的速度也要一年多,我 们完成了前面的立项,立法本身已经被这一届市人大纳入立法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