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5 09:19:35
科技部
延 伸 阅 读 |
德国卡尔鲁厄技术研究所(KIT)研发出一种新型电池示范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氟与金属反应产生电能,其优点是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生产工艺简单,特别是可以替代价格不断上涨的锂材料。
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用硅材料开发出一种电池阳极,其吸附锂离子的能力是目前所用石墨电极的8倍。但尚待解决的问题是,这种电极在充电过程中体积膨胀较大,影响电极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已研发出一种具有导电能力的聚合物,具有很高的锂离子吸附能力,但膨胀率较低,适应电池实际使用条件。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则正在利用海藻类材料研发具有类系功能的新型电极材料。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