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16 10:39:08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的研究人员11日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对采自全球不同地区的猛犸象DNA样本分析后发 现,从距今180万年至1万年,猛犸象的整体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研究人员据此推断,猛犸象不适应气候变暖带来的变化, 可能才是它们在上个冰川时代结束时灭绝的主要原因。
研究显示,在气候条件较寒冷的历史时期,曾有数百万头猛犸象不断向欧洲大陆、西伯利亚和北美地区扩散,但在距今12万年左右,地球进入气温上升的间冰期时,它们的数量随之大幅减少,仅剩北半球高纬度几个孤立“据点”,而气温降低后,猛犸象数量又有所恢复。
研究人员说,距今约1万年,最近一次冰川时代结束,气温再次升高,猛犸象数量急剧下降,直至灭绝。
2010年,英国研究人员曾首次提出,全球变暖使草原面积萎缩、猛犸象的食物来源减少才是这种巨型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此次研究再次印证了这种观点。
此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与猛犸象同期的许多大型动物灭绝主要归咎于人类狩猎技术的进步和早期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破坏。
《科技日报》(2013-9-13 二版)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