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6 18:09:49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9月4日,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安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项目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具有原创性和重要推广价值,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在毛乌素沙地,砒砂岩和沙子并称为“两害”,前者易风化、流失,被称为沙漠治理的“癌症”;而沙子特性松散,漏水漏肥,形不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同时,根据2009年第二次土地全面调查数据汇总结果显示,榆林未利用土地的九成多为沙荒地。业内认为,当地要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砒砂岩与砂子是难题。
该课题组在探索如何就地取材、以较低成本造地的实践中发现,砒砂岩和沙子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的特征,可将这两种物质机械合成、物理胶结,构筑砂岩交融体,混合成土,在固沙的同时,利用新形成的“土壤”进行农业生产。
沿着这一思路,课题组通过系统开展成土实验研究和田间试验,提出了适应不同农作物生长需求的砒砂岩与沙组合配方,并集成和凝练了田间配置、规划设计、规模化快速造田、节水高效等多项技术,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砒砂岩与沙组合成土的技术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地学、资源环境学部主任刘昌明院士认为,该项目变砒砂岩与沙“两害”为“一宝”,实现了沙地的资源化利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对其他同类型沙地的改造也有借鉴意义。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