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有效运行

2012-4-13 10:36:39
科技日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消息,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的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在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强烈地震后,有效运行,及时做出预警。

    4月11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在约两小时时间内,连续发生里氏8.6级和里氏8.2级地震两次,后一次地震可能为前一次的余震,震源深度16.4公里。地震引发了小规模海啸,幅度高达1米。

    地震发生后,印尼气象服务部门在该地区首先发出了海啸预警。其后印度洋区域海啸咨询服务提供商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日本发布海啸警报,而设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也发出警告,不过随后撤除。

    印度洋区域的海啸由澳大利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服务提供商进行监控,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手段告知公众,民众也可通过登录网站的方式了解实时信息。

    2004年12月26日,印尼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2级地震,而其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造成14个国家的近30万人死亡,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此次巨大灾难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委会/教科文组织)协调印度洋沿岸各国共同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IOTWS),通过与夏威夷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和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咨询服务合作,进行印度洋海域的海啸预警和追踪。

    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还积极协调东北大西洋、地中海及加勒比海等地区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