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作家达娃·索贝尔(Dava Sobel)于3月1日至5日在上海参加国际文学节,3月6日至11日在香港参加香港国际文学节,开始了她的中国之行。
达娃·索贝尔是谁?
作为《经度》和《伽利略的女儿》这两部畅销全球的《纽约时报》畅销书的作者,达娃·索贝尔向读者展示了她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编入精彩故事中的才华。
她在三十年的科学新闻记者生涯中,多次为《奥杜邦》、《发现》、《生活》和《纽约客》等杂志撰稿,并担任过《哈佛杂志》和《全知》的特约编辑。索贝尔女士长期致力于增进民众对科学的理解,因此荣获了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享有崇高声誉的 “个人公众服务奖”、波士顿科学博物馆颁发的布拉德福德·沃什波恩奖以及钟表商名家公会授予的哈里森奖章。为了表彰她在天文写作方面的成就,小行星30935就是以她命名的。
为了配合此次活动,除了早先出版的《经度》和《伽利略的女儿》之外,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3月初推出达娃·索贝尔的最新作品《一星一世界》。3月1日晚,上海季风书店为她举办了读者见面会,一大批忠实读者蜂拥而来,使这位非畅销书作家大感意外:“毕竟我的作品都是科普著作而不是畅销小说,这太令人高兴了。”
达娃首先就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的问题作了说明:“确实有一颗小行星以我的名字命名,它的名字是小行星30935,这个行星只有一座城市几个街区那么大,把它放在上海也是完全可以的。一个小世界。上周我参加了一个天文学会议,与会的天文学家互相询问有多少颗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我更喜欢给那些对科学不感兴趣的人讲故事
在谈到她是如何走上科普写作的道路时, 达娃说:“在我成长过程中,当时我还没有打算从事科普写作。当我还在大学的时候,我不断地换专业和学校,后来我为一家报纸工作(《纽约时报》),在那个时候,我经历了第一个世界地球日,所以我开始写一些和环保有关的文章,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科普写作。那也许是我科普写作的开始。”
至于她的科普作品为何在全世界有那么多读者?达娃说:“我爱讲故事,我愿意把科学的历程讲给大家听,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科学史并非那么容易。我更喜欢给那些对科学不感兴趣的人讲故事,因为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来说,他们总能找到材料去阅读了解。我的科普写作,我更倾向于告诉所有人请不要害怕科学,把科学讲述成有趣的故事。让大家享受科学带来的美。”
在回答“科学史写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的问题时,达娃说:“每本书都会带来不同的挑战。我写的都是几百年前的故事,所以我关心的是读者在阅读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因为我不能被历史细节所束缚。每次在做研究的时候,都会发现海量的信息,但你不能简单地把材料扔给读者,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这样读者才能理解和感兴趣。”
《一星一世界》:献给太阳系的绝妙赞歌
《伽利略的女儿》以情感生活为线索追述了这位科学巨人的贡献。在达娃·索贝尔的笔下,伽利略显得真实可信、有血有肉。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做出那些影响深远的伟大发现的,他如何不遗余力地通过写作、谈话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如何有时不能忘情于名利。 正如《纽约时报书评》评论的,作者“让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复活了”。 达娃说:“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他的疾病。人们实在太容易忘记当时要做成一件事情是那么困难,饥饿、疾病困扰着每个人,伽利略也不例外。疾病不知道浪费了他多少的生命,然而他作出了那么大成就,这也可以看到他当时以如何的激情完成这项事业。”
在《一星一世界》中,达娃又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到极致,瞄准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不管是揭示隐藏在金星酸性云层“茧壳”后面的景象,还是回忆自己遭遇月球尘埃的往事,一经作者如花妙笔的细腻叙述,都显得魅力四射、新奇万分。
《一星一世界》是一部具有达娃·索贝尔特色的优雅散文,是一支献给太阳系的绝妙赞歌。它为我们认识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达娃在谈到《一星一世界》时说:“这是受到我出版经纪人的启发,他当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太阳系、银河系、宇宙这些概念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家伙对地球之外的知识一无所知,但是他同时是一个非常聪明,受到良好教育,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人,但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表明生活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和内容的话,会变成缺憾。所以我写了这本关于地球之外的书。我要找出人类探索行星的历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