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专家学者研讨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

2011-9-19 11:12:55
科技日报




由科技日报社、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暨深圳高新区成立15周年座谈会在深圳举行。国家高新区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

    据悉,此次会议着力研究国家高新区的责任、使命、战略任务,如何在高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首先对深圳高新区15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在讲话中表示,国家高新区20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前景广阔。高新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一面旗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转型提升创造驱动的一张名片,已经成为城市化、工业化、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他认为,无论是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还是转型升级,都要借力于高新区发展,而高新区未来的发展要走引领创新的路子。

    据了解,深圳高新区总面积185.6平方公里,其中深圳湾园区为国家高新区。2010年,高新区所属14个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276亿元,增加值1879亿元,总收入9654亿元,出口创汇862亿美元,净利润536亿元。以全市约19%的工业用地、12%的从业人口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37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70%。深圳高新区经过15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国家创建一流高科技园区6家试点之一,2010年和2011年在全国高新区测评中位列第三,2010年广东省国家高新区考核排名第一,同时获得多项国家认定。2010年深圳湾指标获得很好的增长,包括PCT申请量、GDP能耗、单位面积产出等核心指标居全国高新区第一。15年来,高新区的总产值年均增速28%。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白津夫,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天勇,中科院原秘书长王玉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院赵弘等专家学者;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深圳市,以及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成都、西安等地高新区的管理者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