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绵竹市人民医院——震后绽放的蝴蝶兰

2008-6-19 13:29: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白剑峰




最近,卫生部抗震救灾专家组组长、北大一院肾病专家王海燕教授从四川地震灾区归来。在她拍摄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一束令人心动的蝴蝶兰。

  据王海燕教授讲述,地震之后,绵竹市人民医院成为危楼,临时医院设在一个网球馆内。虽然200多张病床挤满了伤员,但医护工作井然有序,伤员们宁静安详。室内既没有嘈杂的声音,也没有难闻的味道,如同震区的一片绿洲。而最让人难忘的是,在每张病床边,都摆放着一个矿泉水瓶,瓶子里插着一枝蝴蝶兰。虽然没有精美的花瓶,却散发着温馨的气息。这是白衣天使们的杰作。

  蝴蝶兰,本是大自然中的柔弱植物。然而,在人类遭遇了特大地震灾难之后,它却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窗外,断壁残垣,草木失色;窗内,花枝吐艳,婀娜多姿。它不仅传递着医学的人文关怀,也象征着灾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一个民族积极向上、永不屈服的精神。

  这不由让人想起一个故事。二战之后,德国很多城市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许多媒体认为,德国要30年才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是,一位英国记者断言:德国5年后就能重振雄威!因为他发现,在一个普通市民临时安居的阴暗防空洞里,居然有一盆怒放的鲜花!身处如此恶劣的环境,都没有忘记培育鲜花,这样的民族一定能很快崛起。

  多难兴邦。一个伟大的民族,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走向成熟的。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各种灾难抗争的历史。每次灾难之后,中华民族都会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他们为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成为撑起共和国大厦的坚强支柱。在四川特大地震中,无论是救灾者,还是受灾者,都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面对前所未有的灾难,他们没有悲观绝望,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勇敢地向前走!

  经历了地震的劫波,灾区人民擦干眼泪,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地震刚过,绵竹市人民医院就做好了重建规划,在废墟上举行了新楼奠基仪式;学校倒塌了,简易帐篷里又传出了琅琅读书声;季节不等人,勤劳的农民回到农田收麦插秧,播种新的希望;企业招聘会空前红火,万余名灾区劳动力踊跃应聘;绵阳市喷泉广场灯火重现,城市夜晚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透过这些平凡的瞬间,我们看到一种催人奋进的复苏,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

  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怀着梦想和期待,灾区人民又开始建设新家园。可以预言,今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中华民族都不会被压垮。因为,那震后绽放的蝴蝶兰,就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