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万物的窗口,其重要性无需刻意强调。现在,青少年的视力状况却不容乐观,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小学生近视为28%,初中生近视为60%,高中生近视为85%,大学生近视为90%。每年有上千万患有近视和弱视的儿童需要治疗。这里面有孩子自身用眼习惯的个人因素,也有课业负担重、用眼时间过长等外界因素。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让我们行动起来,还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编者]
一位来自辽宁的妈妈带着她5岁的孩子来眼科门诊就诊。原因是孩子经常出现头痛、眼睛干涩、胸闷、想吐等感觉。妈妈紧张地带孩子来到北京求医,到北京的综合性大医院做了CT、脑电图等检查,都查不出原因。近视防治专家、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眼科门诊主任刘荣生通过询问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等情况,找到了缘由。原来,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参加钢琴班学弹钢琴,5点钟回家后还要再练上2个小时。平时,孩子还要学书法、绘画和英语等。经过大体估算得知,这个孩子每天近距离用眼超过了5个小时。刘主任说,孩子出现的这些症状表明,肌体已经对眼睛提出了警告!经过检查,孩子的远视储备值已经比正常的减少了100度,正常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应该有200度的远视储备。孩子的妈妈考虑到孩子今后的竞争发展,希望既不改变孩子原来的情况,又能治好孩子的症状。刘主任的回答是:“绝对不可以。”刘主任说,通过眼吧立体养眼法、空间健眼法、互动凝视法、病源阻断法、双眼合像法、营养补充法等六大功能模块的综合视力训练,可以改善孩子目前的状况,但以往那种超负荷用眼的情况不改变是不行的。通过2周、每周5次的眼吧综合视力训练,孩子原来的症状消除了。
这是刘主任最近接触到的一个典型事例,他说这个孩子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3至5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类眼球发育的第一个“黄金期”,此时孩子的眼球快速发育,更要格外注意。而很多学龄前孩子由于过多的学前教育,消耗了远视储备值,这是青少年视力下降趋势难以控制、近视越来越低龄化的主要原因。保护好孩子眼睛,养成健康良好的用眼习惯,是家长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责任,绝不能让孩子这样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