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26 14:04:28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各种分子在细胞内的聚集,与人群的聚集没有太大不同。论文第一作者、该校兰恩计算生物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谭志明(音译)解释说,如果一间屋 子里只有少数人,聚拢一处或分散独立都很容易;但在一个拥挤的屋子里,想要四处移动就很困难,个体之间就容易更长时间地保持近距离。在细胞内也是如此,如 果细胞内的空间很拥挤,两个分子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就会增加。
“在学习怎样制造人造细胞方面,我们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谭志明说。目前,在合成生物系统大部分研究是以化学溶液为基础,而这与分子聚集无关。大分子聚集是天然细胞的一个关键特征,通过体积排斥效应而影响生化动力学,减少扩散率而增加大分子的结合率。
为了模仿拥挤的细胞内环境,研究人员用了多种不同数量的聚合物,以检测它们在不同密度水平下的效果。结果发现,密集的环境使基因转录变得对 环境缺乏敏感。当他们改变镁、铵和亚精胺(一种能调节大分子稳定性和结合能力的化学物质)的密度时,低密度环境下基因表达的扰动变化比在高密度环境下更 大。
论文中指出,该研究证明大分子聚集会把生物线路和人造细胞纳米系统中的细胞成分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研究人员认为,这 些发现有助于理解细胞是如何适应分子聚集现象的,哪些是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而这些理解可能指导合成生物学家将来开发出人造细胞,用于药物递送、生物燃 料生产和生物传感器等。
谭志明说:“人造细胞在药物递送、生物治理和细胞计算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我们的发现侧重于科学家怎样才能利用天然细胞的功能机制,使其在合成细胞系统和人造与天然细胞混合系统中发挥优势。”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