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人类不断排放约温室气体 天气炸弹回来了

2013-12-20 08:56:32
科技日报




想象一下,如果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的每一秒,大气中都爆炸四颗原子弹,每颗都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无休无尽,会怎么样。

John Cook和他的同事说,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理解,由于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增加了多少额外的热量。

相当于每秒四颗原子弹带来的额外热量。

Discover网站的博主Keith Kloor把这叫做“天气炸弹”。所以我把这篇文章的题目起为“天气炸弹回来了”。

我被这样的比喻惊呆了。我怀疑这样的比喻真的有助于公众理解气候变化的问题吗?所以我决定进行调查。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样的比喻有两个问题。第一,它不能帮助公众进一步理解天气变化,从而采取行动,反而会引起更大的两极分化。

第二,四颗原子弹的说法听起来很吓人,但是可能有让人们不理会气候变化的问题:虽然在大气中排放了那么多能量,但是全球的平均温度并没有大幅上升。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全球平均气温只比1880年上升了0.85摄氏度左右。原子弹爆炸和地球的气候系统的变化之间,在程度上明显不 匹配。

为了更好地表示温室气体引起的能源不平衡,Skeptical Science网站还专门发布了一个小窗口,用跳动的数字来显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能量的不断累积。

如果你真的很关注气候变化,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个问题,认为有必要采取紧急行动,那么这个比喻就会强化你的信念。你可能认为,这样的比喻会让其他人也 像你一样重视这个问题。相反,如果你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可能就会觉得这样的比喻是在危言耸听。换句话说,你如何解读这样的比喻,很可能取决于你本来的 观点,而这个比喻本身不太可能起到Jon Cook和他的同事所希望的作用。

他们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比喻,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公众更好地理解了气候变化问题,有助于我们及时采取行动来阻止气候的变化。

但是我认为,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基本上没办法让很多不是科学家的普通公众深入地理解它,用原子弹来比喻也不行。而且我们现在也不确定是因为缺乏理解,才让公众无法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

让我们想想医用X射线和儿童用疫苗,这都是涉及到风险的问题。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当医生建议我们照X光片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接受,大多数父母也会让他们的孩子接种疫苗。而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科学上究竟是如何评价这两种风险的。

耶鲁大学的法学和心理学教授Dan Kahan认为,公众是否了解气候变化问题并不重要。他说,确实有些公众不太了解气候变化、核电、疫苗等相关科学知识。但是,这也并没有使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所以不了解气候变化并不是问题,态度上的两极分化才是问题。Kahan说,当沟通环境中充斥了不同派别的人的不同说法时,麻烦就出现了——这些人会 说,“你要是我们这边儿的,就要相信这一点;你要是不信,那就是他们那边儿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个人对社会风险的概念和他所在的群体保持一致,那他 们的生活都会变得更好。

我怀疑John Cook和他的同事不会愿意让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态度出现两极分化。但是,恐怕原子弹这个比喻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即使人类向大气中释放的能量真的相当于每秒钟爆炸了四颗原子弹,这样的比喻也漏掉了一个重要的背景。

投在广岛的原子弹是瞬间在一个非常小的地理范围内爆炸的,而人类释放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是逐渐进入广阔的地理范围内的气候体系中的,是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的。

科罗拉多大学的James White也同意我的观点,他说:我认为你是对的。地球非常大,太阳的能量也非常大,远远超过了人类向大气中释放的能量。许多许多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只会引起气候极其微小的波动。地球确实在积累能量,问题是如何用人们能够理解的话来解释这一点。

White的观点得到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气候科学家Kevin Trenberth的共鸣。Trenberth说:“核爆炸引起的蘑菇云更像是一次小型的雷雨释放能量的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比喻改一下: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释放的能量,大致相当于每秒钟发生五次小型雷雨。这听起来并不像世界末日,对吗?每天世界各地都会发生很多雷雨。

与来自太阳的能量相比,人类活动对气候可以说是微乎其微。Trenberth说,来自太阳的能量相当于175peta瓦(175后面加15个0)。“其中大约120 peta瓦是被气候系统和水系统吸收的,”Trenberth说。“这就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怎么能与此相比呢?人类活动每年大约释放0.46peta瓦能量。换句话说,自然界每年流向气象系统的能量是人类向大气释放的能量的275倍。

当然,从长期来看,人类活动带来的额外热量确实在不断累积,而且已经引起了气候的变化。这就是关键: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不是一个适合用秒做时间单位来衡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