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奥利弗·史密斯获诺贝尔奖的那一天

2007-10-10 13:47:54
来源:新华网/徐勇




美国科学家奥利弗·史密斯8日凌晨获知自己成为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

当天上午,史密斯与往常一样,走入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那间办公室,继续他作为病理学和实验医学教授的工作。

尽管年届82岁,是同一奖项3名获奖者中年龄最长者,他依然坚持,“我没有想以(获诺贝尔奖)这件事结束科学生涯。我还有意继续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

工作不为获奖

美联社记者史蒂夫·哈特瑟注意到,史密斯在学校只有一小间办公室,而且与他的妻子合用。

睡梦中被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告知获奖消息的电话闹醒后几个小时,他又开始日常工作。

一定程度上,对史密斯赢得全球生理学和医学界最高奖项,众多同事似乎比他本人更为兴奋,不时进入他的办公室,打断他的工作,向他表示祝贺。

医学院副院长埃塔·皮萨诺说,史密斯获奖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按照他的判断,“毫无疑问,(史密斯的)这项研究工作将促成全新疗法,适用于所有有着基因缘由的疾病”。

史密斯与美国犹他大学人体基因学和生物学教授马里奥·卡佩基和英国加的夫大学哺乳动物遗传学教授马丁·埃文斯一道,因开创“基因靶向”技术而成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工作间歇,喝茶之际,他告诉记者哈特瑟:“我的工作从来不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而是解决某个问题,然后享受解决方案。”

不必等待认可

整个8日上午,史密斯基本保持着工作状态。

史密斯昔日的学生、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遗传学教授迈克尔·伯特森感慨道:“首先,就风格和教学方式而言,他(史密斯)是一名非常与众不同的教师。”

据伯特森回忆,史密斯“讲课绝对不用那种所谓‘标准模式’,所以,学生们对他的课程极为着迷。你可以连续听他讲课几个小时,而不会对他感到厌倦”。

当天下午,北卡罗来纳大学校方在史密斯所在的癌症研究中心举办一场招待会,以示对他获奖的庆贺。

会上,大家为史密斯欢呼和鼓掌。

史密斯局促不安,不止一次要求大家停止鼓掌。

招待会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为自己的低调作出解释:“我不必等待(研究)发现(得到认可)才感到高兴。”

总想有益医学

过去19年间,史密斯一直任职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

北卡罗来纳大学校长詹姆斯·默泽评价道,“几十年间,他(史密斯)以谦逊、幽默、创造力和发明热诚,展示了学术研究和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

所谓“最高境界”,按照默泽的解释,是史密斯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身体力行,“以他的榜样作用,让数以百计的学生和同事懂得,如何以研究工作帮助这个世界”。

“基因靶向”技术以实验鼠为施用对象,创制人体先天遗传疾病或遗传变异所致疾病的“模型”,提供开发新疗法的参照。

史密斯历年从事的研究项目涉及带有遗传因素的高血压等疾患。

他说,“我总是希望有助于(治疗)常见疾病,而不是罕见疾病,例子之一就是研究与高血压相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