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1 09:03:50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上海是我国南方稻区最早开展杂交粳稻选育的省市之一,水稻种植面积达160万亩。据了解,目前杂交水稻分为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稻。两系杂交育种 具有配组自由等优点,但两系杂交稻育种的核心是光温敏不育系水稻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它的花粉能否结穗和日照长短或者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 中环境温度的变化经常会影响到制种的纯度,给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带来很大风险。这是杂交水稻育种的瓶颈。
针对这一瓶颈问题,上海交大团队历经多年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光敏为主的水稻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可以通过光照时间长短来实现不育系向育性转换。杂 交水稻种子生产的风险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通过张大兵团队的研究成果,叶片就能够成为水稻种子育种纯度的检测方法。“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是保证水稻安 全生产的核心环节,几十年来的常规做法是选取小量样本冬季在海南种植杂交,在种子结实阶段观察杂交种子是否合格。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半年左右。”而张大兵教 授的团队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手段,研制成功一种根据水稻幼苗期叶片颜色深浅,通过肉眼分辨杂交水稻品种纯度的体系。这大大缩短了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 的时间,为杂交水稻种子提前销售提供技术基础。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