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蛟龙号潜水器潜至5038.5米 三位潜航员参与

2011-7-27 08:45:03
科技日报




中新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26日成功完成5000米水深实验,下潜最大水深达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此次“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意味着中国深海活动能力可覆盖世界70%以上的洋底。

    据介绍,“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还将在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进行两次下潜试验任务,但不再对深度级别上进行挑战,主要是进行5000米深度级别的海底科学试验。

    继7月21日中国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试验并成功突破4000米水深后,北京时间7月26日上午9点,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国家海洋局最新消息,26日凌晨3点38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二次下潜试验任务正式开始。4点46分,下潜深度达到2000米;5点40分达到4072米;6点07分,成功突破5000米级水深大关;6点17分下潜至5057米水深;6点48分,潜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9点30分浮出水面,10点回收至向阳红09船,参加下潜任务的潜航员为叶聪、杨波、付文韬,整个过程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常。

    经现场指挥部及海试领导小组最终核实确认,此次下潜试验完成了既定目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据介绍,整个过程历时近6个小时,潜航员在5000米水深时对潜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验证,多次进行坐底试验,同时拍摄到海底生物照片。

    地球表面大约70%的面积为海洋所覆盖,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682.2米。此次“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意味着中国深海活动能力可覆盖世界70%以上的洋底。

    搭载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于7月1日由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于北京时间7月16日下午2点抵达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蛟龙”号将在这里进行四次下潜5000米深海的试验。

    7月2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北太平试验区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4027米。

    7月26日,成功完成了下潜5000米的深海试验,为后续第三次下潜——开展海底观测和取样等水下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此次“蛟龙号”将在5000米海底深度开展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试验与应用,全面考核其在5000米水深的设计功能和性能。并为下一步7000米级海试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中国在南海成功进行了20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1109米。2010年8月26日,“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取得3000米级海试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载人潜水器。按计划“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于2012年挑战7000米的深度。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罗沙 余晓洁)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

    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北京时间26日3时38分“蛟龙”号安全布放,3时57分正式开始下潜,下潜速度一度超过每分钟40米。参加本次下潜的三位潜航员是叶聪、杨波和付文韬。

    “蛟龙”号设计深度为世界第一的7000米,预计2012年将进行7000米级海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