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NASA)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极度寒冷的火星北极,向地球传回的首个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假如有一点液态水的话,生命能够在这里生活得很好。但是“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依然没有找到这颗红色的星球上之前曾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Michael Hecht表示,最新的实验结果来自“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上装载的显微、电子化学及传导分析仪(MECA),利用这部仪器,“我们能够将样品打浆并送入传感器”。大约1立方厘米的火星土壤与来自地球的消毒水混合后,其pH值为8到9之间,并含有镁、钠、钾和氯化物。“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研究小组成员之一、马萨诸塞州美德福德市塔夫斯大学的Samuel Kounaves在日前举行的一次针对媒体的远程电话会议上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将很高兴生活在这样的土壤中。”他说,你可以在火星碱性的土壤中“种植芦笋,但最好不是喜欢酸性土壤的草莓”。
Kounaves表示,这种情况让人回想起了地球南极洲干谷中的土壤——这些超干旱且无冰的地区只适合于极少数生物生存。他说,那里的表层土壤也是碱性的并且盐分较低,但随着下层土壤距离“平面大冰块”越来越近,其盐分也越来越高并表现出酸性。
不过,“凤凰”号火星探测器迄今未在火星土壤样本中检测到碳元素。在地球上,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之一。Kounaves强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当前取得的结果都是初步的,他们尚没有完成这次探测任务的主要目标,即确定火星北极是否曾存在液态的水以及是否能够支撑生命活动。他说,MECA并没有探测到磷——一种重要的陆地营养物质,以及由此产生的氮,这是另一种重要的元素,这可能还需要几天的时间。同时“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对于一些对生命不利的物质,例如砷,也缺乏敏感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戴维·佩奇认为,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上述矿物质成分并不奇怪,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星岩石风化会导致一些矿物质成分进入火星土壤。他说,就现有证据而言,判断火星土壤中发现的矿物质成分能否提供生命所需养分还为时过早,“有关火星土壤成分尚有大量重要问题未解”。
其间,“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将继续向深处挖掘并分析火星的土壤。“凤凰”号5月25日在火星北极区域着陆,主要使命是帮助科学家了解这里是否曾经存在适宜生命的环境。科学家此前已根据“凤凰”号的探测结果确认,其所处火星北极区域表面下存在水冰。(群芳译自www.science.com,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