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早晨,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向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得主分别通报了获奖消息。3位获奖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马丁·埃文斯都表示非常兴奋,但反应并不完全相同。
在稍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卡佩奇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打电话时,是(美国当地时间)凌晨3点,自己睡意正浓。他说:“打电话那个人非常严肃,因此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真的。”
史密斯对获奖“非常满意”。他表示,进行基因研究20多年后,相当高兴能“在这一水平上(诺贝尔奖)得到认可”。
埃文斯说,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知道获奖消息后,他打算改变周一的原定计划,好好庆祝一下。他原计划周一为女儿打扫房间。
马里奥-卡佩奇现年70岁,目前是美国犹他州医学院著名教授、人类基因系两位主任之一。卡佩奇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少年时移民美国。他从俄亥俄州安提亚克学院获得了化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自哈佛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华生的指导下完成的。卡佩奇在哈佛时就是一位成果丰富的研究者,他发现了导致蛋白合成的分子机制。当他于1973年在犹他大学建立实验室时,便试图将分子基因学引入到对动物细胞的研究,以便获悉如何掌控这些细胞里的基因。卡佩奇于1977年开始一系列实验室研究,这些研究展现了对动物细胞进行基因打靶的技术,并在1989年成功对一只老鼠进行基因打靶。
史密斯1925年出生在英国,后获得美国国籍。史密斯1951年获得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如今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工作。他一开始主要进行胰岛素的研究工作,后转入分子生物学领域。在差不多60岁时,他开发出了可关闭活体内特定基因的技术。史密斯和卡佩基几乎同时对“基因靶向”技术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这一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培育出拥有特定变异基因的小鼠。
埃文斯1941年出生在英国,1963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获得解剖学和胚胎学博士学位。1978年,他返回剑桥大学工作。3年后,他和同事从小鼠胚胎中第一次成功分离出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这为“基因靶向”技术提供了施展本领的空间。如今,埃文斯在英国加的夫大学担任哺乳动物遗传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