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陈竺: 直面科学界的诚信危机

2007-6-27 08:51:00
来源:科学网-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生物学家陈竺院士最近在写给本刊的“2005年国内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进展”的学科评述中再次提到了科学界诚信危机的问题,现将其抽出在此专文发表。他指出: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系列不端行为向人们昭示,科学的作用已不再是单纯探求未知领域,并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奠定知识基础,而且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鉴于此,1989年美国医学会发布了《在健康科学中的负责任的研究行为》的报告;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共同发表了《负责任的科学:确保研究过程的诚信》的研究报告,1995年联合再版了《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2002年又再次出版了有关科学研究责任的研究报告《科学研究中的诚信——创造促进负责任研究行为的环境》。由此可见社会责任在科学界受到的重视程度。尽管如此,2005年末还是又一次发生了令全球科学界震惊的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当整个社会都开始面临诚信危机的时候,世人眼中的最后一块净土——科学界也未能幸免。因此,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公众的极大关注。黄禹锡事件虽出现在韩国,但其在全世界具有共性,特别对于正经历与韩国相似的科学发展阶段、并持有类似传统观念的中国具有巨大的警示作用。这一事件再次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保持严格的行为自律,抵御“急功近利”和 “官本位”思想。它也告诫科研行政管理者,要重视从制度层面制约学术不端行为,要在加强监督,增强科学评估体系透明度方面下更大的力气。同时要切实减少对科研的行政干预及科研中的功利色彩,为科学家的创新活动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条件。